【摘要】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相关推荐: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

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

缺陷: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

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工具来用。

2.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优缺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3.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公开市场操作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优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四是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局限性:

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可以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必需的规模;

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例如,如果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配合,这一个工具就无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