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涉及的核心概念如下:
(1)任务完成情况测量: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因此,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完成了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
(2)基线测量: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3)目标核对表: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再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的行为进行核对,从而发现介入后有哪些新行为是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
(4)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做法是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对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看法。
本题中,“干预开始时测量、过程中复测、对比变化”符合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基线,通过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目标实现程度,选项B正确。
故选B。
每天5道题
章节专项突破
真题实战演练
全真模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