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1)接收安置前
①收集、分析列入交接计划的军休干部的相关资料,做好待移交军休干部需求的预评估和问题的预诊断。(A项)
②协助待移交军休干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2)接收安置中
①协调移交部队解决遗留问题,配合做好交接过程中军休干部的思想工作。(B项)
②审核军休干部档案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评估和诊断。
③利用上门“家访”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
④利用移交部队、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军休干部“三见面”机会,做好群体性的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
⑤协调相关部门为军休干部办理医疗、落户、组织关系、档案移交等方面手续。(D项)
(3)接收安置后
①积极引导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做好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帮助适应移交安置后的新生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健康的休养观,推进融入社区和社会,提高幸福指数。(C项)
②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依法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实现军休干部利益最大化,实现“老有所养”。
③协助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培育自发性文体组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
④协助做好军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实现“老有所医”。
⑤协助推进军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便捷军休干部居家生活。
⑥协助军休干部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同时,协助开办老年大学,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新知识实现“老有所学”。
⑦做好高危军休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引导正确面对生命的终点。
⑧培训工作人员,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协助做好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
⑨推动志愿服务,训练、组织、督导志愿者。
⑩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推进军休干部同步享受地方离退休干部待遇、同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实现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利益均等化、保障一体化。
A项属于接收安置前;B、D项属于接收安置中。
故选C。